(記者張梅勝)位于饒陽縣南北巖村的萬畝設施蔬菜生產基地蔬菜大棚內,紅彤彤的西紅柿、紫中帶亮的茄子,綻放著勃勃生機。
不遠處的瓜菜交易市場,經過嚴格檢驗后,一輛輛裝滿西紅柿的大貨車準備駛離,開往京津等地的蔬菜批發市場?!澳媳睅r村的西紅柿已經到了集中采摘期,這個時候每天過來拉貨的車絡繹不絕?!别堦柨h大尹村鎮特聘農技員宋長江介紹,近幾年通過規模擴張、科技賦能、品質提升,設施蔬菜產業實現了升級,現已成為京津冀重要的“菜籃子”和“后廚房”。
南北巖村擁有高標準大棚溫室3700多個,面積1萬多畝。種植的溫室西紅柿、黃瓜、甜瓜等,以果正圓潤、清脆甘甜贏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成為大城市居民的“搶手貨”。
如今在衡水,像南北巖村這樣面向都市農產品市場的果蔬專業村達到上千個。
衡水是農業大市。立足資源稟賦,該市不斷優化農業種植結構,提升農業生產規?;⒓s化、科技化水平。目前,衡水市設施蔬菜面積達46萬畝,建成Y質梨、深州蜜桃、設施葡萄和設施桃四大果品基地,共計45萬畝。
優品種、建標準、強配套,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同樣是綠色農產品競爭力不斷提升的基礎。衡水市謀劃了32個特色果蔬單品種植生產基地,大力實施“果蔬進京”行動,與北京新發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設集果蔬種植、分揀加工、冷藏保鮮在內的育、種、儲、加、運、銷、游Y體化的產業基地。目前,新發地(安平)物流園、武強縣新發地蔬菜運輸專線、桃城區農產品交易市場等5條新型“北京—衡水”綠色農產品物流專線已建成,桃城區鄧莊鎮G端農產品交易市場也正在進行論證選址。
日前,冀州區西王鎮東羅口村的溫室大棚里綠意盎然、暖意融融,在濃翠欲滴的綠葉掩映下,一排排紫油油的長茄掛滿枝頭,個個形態飽滿,煞是喜人?!斑@些黑長茄是我們跟北京新發地的‘茄子大王’李軍合作種的,今天裝滿車明天就能端上北京市民的餐桌,銷路根本不用愁!”負責基地管理的村民韓日壽說。
借助“果蔬進京”的東風,東羅口村與北京新發地“生菜大王”“茄子大王”“西葫蘆大王”等多名蔬菜經銷商合作成立了京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占地5000多畝的北京新發地果蔬驛站示范園區。
冀州區組團發展標準化種植基地,目前已發展西紅柿、西葫蘆、西瓜、毛豆、花生、豆角、紅薯、茄子、葡萄等10多個品種,達到了5萬畝的種植規模。同時,在產地統一采用先進種植技術,聘請技術人員全程指導。新發地大戶們在衡水率先建設種植示范園,讓周邊農民學會科學種植法,按照市場化的方式來管理,充分滿足首都市場的需求。
為加強供應鏈管理,衡水市將種植基地納入統一的管理平臺,種植位置、面積、品種、上市時間、相關負責人等信息,自動化錄入,實時動態可查詢,產品信息可追溯。在集中連片的種植基地附近配備了農產品分揀中心,將引入先進的生產線,對農產品進行分級分選,統一包裝。為了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率,雙方合作項目關口前移,直接在分揀中心完成食品安全檢測,并與京津冀各市場實行共建互認機制,產品運到市場可以免檢直接銷售。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p>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十屆三次全會部署要求,衡水市委五屆五次全會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經濟強市、美麗衡水,成為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中具有魅力的版塊,基本實現全國特色產業名城、京津冀科技創新支點城市、生態宜居美麗湖城和京南現代物流基地、京津冀綠色農產品基地的功能定位。
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瞄準未來發展目標,衡水市將以農業園區、萬元田、農產品加工業為主抓手,集中連片規劃布局一批示范園區、產業基地、集散中心,做大做強奶業、蔬菜、肉類、中草藥等優勢產業,大力發展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揮毗鄰京津的地理優勢,建成京津冀綠色農產品基地,培育一批在京津市場上叫得響的果蔬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