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蘋果成熟的季節。在遵化市東陵滿族鄉新立村,村書記劉國柱高興地說:“有了地理標志商標這張‘新名片’,不但蘋果銷量提升了,前來采摘的游客也更多了。”
今年8月,“遵化蘋果”地理標志商標喜獲注冊,進一步提升了“遵化蘋果”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競爭力,給果農帶來了更多收益。以新立村為例,今年蘋果種植面積約2400畝,粗略估計可帶動果農收入5000萬元。
近年來,我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圍繞用好一件地理標志,做強一個品牌,發展一個產業,造福一方百姓的目標,持續實施地理標志“挖潛”“強基”“筑籬”“富農”專項計劃,推動唐山地理標志高質量發展。唐山河鲀、唐山骨質瓷、玉田包尖白菜、豐潤生姜……越來越多的唐山地標產品走出家鄉,被消費者認識、認可。“遷西板栗”品牌價值超30億元,板栗產業成為遷西最大的農業特色產業。
打造更多地理標志名片。努力把“土字號”變成“金名片”,并對獲得地理標志商標、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給予2萬元獎勵。目前,我市擁有地理標志商標44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9件,農產品地理標志9件,地理標志數量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制定玉田包尖白菜、遷安桑皮紙等省市地方標準10項,發布唐山大米、遷西板栗、樂亭海參、灤南海米、曹妃甸濕地蟹等團體標準27項,唐山遷安“國家板栗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區”建設也在今年5月正式啟動。
賦能特色產業發展。支持灤南縣、遵化市、樂亭縣、遷西縣圍繞地標產品核心優勢,建設“品牌名村、地標名鎮”,促進“地理標志+”與產業、文化、生態、旅游的深度融合,努力成為助推鄉村振興新支點。目前,遵化香菇地標小鎮建設已正式啟動,將讓“中國香菇之鄉”美名愈發響亮。選取唐山骨質瓷、灤南大米、灤縣花生等,大力實施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推動地理標志產業全鏈條發展,提升地理標志品牌價值和經濟效益。其中灤州市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種植高油酸花生,年產值達4.8億元。
嚴打侵權假冒行為。開展地理標志專項整治行動,嚴格規范在營銷宣傳和產品外包裝中使用地理標志的行為。積極建立地理標志聯動保護工作機制,先后與秦皇島市、景德鎮市、淄博市簽訂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打造跨區域保護“快車道”。依托“唐山智網監測平臺”和“唐山市知識產權證據管理中心平臺”,有效增強搜集侵權假冒線索的廣泛性和打擊侵權假冒行為的精準性,堅決維護消費者和品牌企業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