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瀾瀾
就業是民生之本,一頭連著發展大計,一頭連著百姓福祉。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的目標。
對于河北來說,面臨2023屆高校畢業生人數創新高、招工難與就業難并存的結構性矛盾等現實壓力。實現就業目標該從哪些方面發力?出席2023年全國兩會的河北代表委員展開熱議。
穩住經營主體
就是穩經濟穩就業
北國商城股份有限公司,是石家莊一家從事零售百貨、超市連鎖、家電連鎖、餐飲娛樂等經營的大型企業,有員工八千余人。這幾年,客流減少、利潤下降等現實情況,讓企業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
“2022年,北國股份享受了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返還資金209萬元,還享受了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411萬元,5月到7月社會保險費緩繳約1800萬元,這些政策確實幫助我們緩解了不少實際困難。”北國股份人力資源部馮旭坤告訴記者,一系列“真金白銀”的補助幫企業渡過了艱難時刻,也幫他們穩住了崗位。
據了解,2022年,河北省及時出臺擴大階段性緩繳社保費政策實施范圍、失業保險穩崗位提技能防失業等政策,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問題,千方百計穩就業、促就業,實現了全省城鎮新增就業86萬人的目標。
“一系列援企穩崗的政策‘組合拳’打得非常漂亮,這些政策支持給了民營企業發展的信心,穩住了經營主體和就業崗位。”在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工商聯副主席孟憲明看來,給民營企業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是穩就業的重要舉措。
“民營企業提供了80%的城鎮就業崗位,企業發展得好,就業崗位才會穩定,大多數從業人員才能端穩‘飯碗’。”孟憲明委員建議,“希望能出臺更具針對性的政策,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數字化轉型,民營企業做強做大了,也會相應有更多的崗位提供。”
聚焦重dian人群
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
數據顯示,今年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到1158萬人,再次創下近年新高。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是寶貴的人力資源,促進青年等重dian群體就業是社會關注的熱點。
“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年促就業的具體要求。
“我們堅持‘把學生推出去,把企業請進來’,幫助學生找崗位。”全國人大代表、衡水學院校企合作zhong心主任顧雪介紹,在促就業的過程中,學校積ji為企業和學生牽好線搭好橋。“學校持續健全就業創業促進機制,充分利用資源,建立完善用人單位信息庫,搭建就業服務信息平臺,jing準推送招聘信息。此外,我們還擴建畢業生就業(實習)基地259家,切實幫助畢業生就業。”
通過一系列助力畢業生就業的辦法,衡水學院2022屆畢業生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為91.29%,“下一步,我們將深度開展訪企拓崗,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此外,還將加強學生的實踐技能培訓,發揮校園招聘主渠道作用,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就業中的問題和困難,讓他們更好地適應就業市場的變化。”顧雪說,希望今年有更多的學生順利上崗。
除了“幫忙找崗”,讓更多青年和高校畢業生就業還要從自身改變。“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轉變就業觀念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孟憲明說,“現在存在著有些崗位招工難、有些人找不到工作的現象,建議青年轉變就業觀念,開拓視野,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給就業提供更多可能。”
開展職業培訓
破解就業結構性矛盾
在部分專業畢業生求職和行業企業招聘中,“求職難”和“招工難”現象同時出現,就業結構性矛盾顯現。如何緩解這一矛盾?職業技能培訓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現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質、高質量的技能人才,面對未來高質量勞動力短缺問題,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很重要。”全國人大代表、石家莊科技職業學院院長武志永表示,“拿建筑行業舉例,yi級建造師、工程師的需求量很大,隨著人工智能、5G技術等廣泛應用,對于智能建造師需求也很多。這些都需要職業院校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培養更多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技能型人才,助力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
據了解,2022年,河北省多措并舉為64.5萬人次開展了職業技能培訓,幫助大家提升技能,順利就業。
“為了尋找到合適的人才,我們與很多高校開展合作。通過企業技術人員進校授課、在企業開展實習基地,以及加強對入職員工職業技能培訓的方式,培養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人才。”全國人大代表、河北奧潤順達窗業有限公司總裁倪海瓊說,職業技能培訓不僅僅是學校發力,許多企業也在積ji進行技能培訓,培養符合發展需要的人才。
除了培養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人才,近些年來,一些新職業、新行業的涌現也給人們就業提供了更多選擇。據人社部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版)》顯示,與過去相比,我國凈增了158個新的職業,現在職業數達到1639個。
代表委員們認為,新興的職業為求職者提供了新的就業選擇。有關部門可以加大對新業態的扶持力度,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上一篇:疏解提升新效能